《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2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教学主题:《认识人民币》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萌萌 荥阳市第八小学
1.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目标
1.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 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交流总结识别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
评价任务二:能正确对小额人民币按照材质、单位不同进行分类。
评价任务三:模拟购买商品,能正确摆出响应金额。
评价任务四:会用10个1角人民币兑换1元人民币,10个1分人民币兑换1角人民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评价要点 |
环节一 导入新课 | 1. 希沃课件出示动画轮播的主题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学生观察汇报发现。 2. 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零用钱,不要乱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板书:认识人民币) | 能清晰表达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 |
环节二 探究新知 | 活动一:初识小额人民币 1. 2人一组,摸一摸,认一认小额人民币,学生汇报。出示1元纸币和1元硬币/5角纸币和5角硬币/1角纸币和1角硬币。 问题1:这个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问题2:对比这两个人民币,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数字1/5/1,都有“元”/“角”/“分”字),教师由此引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问题3:对比这两个人民币,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完成目标一) 活动二: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认识 2人一组,对人民币学具尝试分类,汇报交流。指名学生通过希沃课件游戏互动页面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活动三:换钱游戏,认识进率 (1)请你用1角换老师手里的1元,需要用几张? (2)如果用5角的换老师手里的1元,需要用几张? (3)还是换老师的1元,需要几张1角的和几张5角的? 总结:不管用1角的还是5角的来换1元的,只要合起来是10角就可以,所以1元=10角。 (完成目标二) | 1. 学生能快速地通过数字、文字、颜色、大小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 能按材质、单位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3.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
环节三 模拟购物付钱游戏 | 1.展示商店里文具的价格(5角、1角7分、3元5角、9元),学生从课件中选择可自由移动的人民币,摆出所购买文具的金额。(完成目标三) 2.视频激趣,总结数钱方法:先找出大单位的人民币,再找出小单位的人民币,有序摆出。 | 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合适面值的人民币。 |
环节四 拓展延伸 | 观看视频:人民币宣传视频 | 知道人民币的经济、文化作用,了解除了小额人民币外,还有大额人民币,了解识别真假人民币的方法。 |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