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玉萍的百合班--感悟
荥阳市第八小学 涂留璐
前一段时间观看了俞玉萍老师的百合班视频,觉得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她从唤醒不完美孩子的自信,到唤醒不完美孩子的倾听和阅读方面入手,用具体的实例讲出了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孩子的指引,让每一朵小花开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瞬间。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即对人们的期望值越高,他们的表现就越好。俞玉萍老师正是采用了这种方法,用诗一样的语言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百合的信念: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正是因为俞老师对孩子们较高的期许,所以孩子们在准备自己名片之时,敢于将最好的期许语言来介绍自己,并按照自己在名片上所写的来严格要求自己,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想要努力的汲取阳光,早日绽放。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是特别希望被老师、被外界所认可的,在教学中给予孩子期许,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所以严厉是一种爱,表达出对孩子的期待更是一种爱孩子的方式。
二、班级文化建设
从俞老师的视频中我发现了班级文化建设特别重要,一个好的班级文化,能让孩子们围绕着老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班级凝聚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维护班级荣誉的责任意识,并且这个教室不再是早进晚出的教室,而是一个有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在教学实践中,我会给孩子们讲小故事,告诉他们其实他们都有一个花种子,每天在校的学习就是给自己的小花浇水,老师就是太阳,每天给大家提供养料,每一位孩子都会开花,只是花开的时间不同,但是如果你每天坚持接受阳光养料的补给,你的花就会开得特别漂亮,有些孩子的花颜色还是七彩的,花开的颜色只有老师能看到。因为我们班的孩子年纪比较小,特别喜欢这些带有美好期待的事物,经过观察会发现大部分孩子都在认真保护自己的小花,汲取知识的养料,上课做小动作的孩子就会很少了。
三、做“四有好老师”
我发现俞老师之所以会被大家推崇,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班级管理方法很好,而且她符合“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无论是开学前的名片、在餐厅里来回跑20时趟,还是和家长耐心的沟通,俞老师无不体现出了一个好老师具备的素养,这种素养是由内而外的散发,是真心实意的流露。这也是我特别喜欢俞老师的原因,在我自己当老师的那一刻,我就是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虽然自己所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偏多,实战经验不足,很多时候会觉得力不从心,但是自己愿意像这样的老师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清代袁枚的《苔》,哪怕自己的苔花如米小,我也会学牡丹开,实现自己的价值。
身为教师,应知责任之重大,不可鼠目寸光,故步自封,时刻谨记:为天地立心,继往开来;为生民立命,彰显大爱;为往圣继绝学,接续文脉;为万世开太平,家国情怀。